历史与将来

作者:仆竹


  一

  当《骇克帝国》里的定格旋转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恐怕没有人不会承认如此的爽快感只能属于电影而不是其他。就像唐人的诗句或者卡拉扬棒下的施特劳斯,在面对这样的作品时最明智的态度只有老老实实的照原样复述一遍,然后闭嘴。
  承认了电影独有的优势,就不难对游戏产生信心。因为游戏最不济也可以做成电影,然而只要稍稍向前一步,就能捡起一块名叫“互动”的王牌。互动,我想她的发明在文艺史上的革命性绝不会亚于约瑟夫·普拉托和斯丹普弗尔发明的“诡盘”——那电影的前身。如果现在有谁不知道这种革命的意义,那么请看一眼十八世纪铺天盖地又臭又长的小说,那就是人们没有电影时的精神生活。当然当时的人们对那种生活不以为然,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对游戏不以为然一样。

  二

  不管昨天的电影、今天的游戏或者明天的什么,文学在它们的压力下可以永远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文学几乎没有成本,随时随地都在产生新的血液,并能辗转的流传下去。
  文学的这点优势同时是电影的弱点:商业化和高成本。它直接导致了粗制滥造、羡世媚俗和投靠政治——并不是说文学没有这个毛病,然而一本手抄的天安门诗集却比任何电影都传播得迅速安全,如果那种情况下能有电影的话。
  从这点上看,我们或许可以原谅当今游戏的无能。一台DV加一个文盲可以成就一代导演,然而要做独立游戏最起码也得会写两行BASIC,这就注定了现在的游戏比电影还要更加粗制滥造和更加羡世媚俗。
  我们不必为此愤怒、我们却又应当为此愤怒。

  三

  在某种程度上讲,今天的电影在预示着明天的游戏。
  经济落后是中国商业电影落后的重要原因,对于成本更高的游戏来说,它的负面影响无疑会更大。虽然总会有一天游戏的成本也会跟拍DV一样廉价,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做独立游戏却远不如独立电影那样有前途——无论怎么说现在并没有随便做个村妇乱交的RPG就能拿奖的国际环境。
  虽然现在社会主流没人能瞧得上游戏,将来的拉拢却是必然。像《英雄》一样去抢三千万美元和廉价的解放军演员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即使有心出淤泥,看看现在的电影审查制度就知道未来的困难有多大。我有时悲观的想,大概游戏界的《小武》永远都不会出现。
  但愿我这是在撒臆症。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