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仆竹
一
在娱乐性上,电影较之文学最优越的一点就在于它有能直接刺激感官的图像和音乐,这完全符合现代商品的要求:方便、快捷、不费大脑。
无疑《指环王》的全部力量都用在了它的外表,而且对于不真正懂原著的人来说,是“仅仅”用在了外表。如我一般的外行们看的时候只用喊“爽”或者“看不懂”就行了,不用废其它话。
然而废话总是有的。当年的“电子海洛因”就是因为不懂装懂而惹人发毛的极端例子。由此推想,那些真正的《指环王》FANS在狂喜之余大概也少不了很多愤怒和无奈吧。
说到真正的FANS,我想,既然连《大腕》一类的电影都能出厚厚一本小说还有人买,那么用译林版着急麻慌的补完课然后再跳出来说什么“只注意电脑特效太肤浅”之类的人真该被踹上两脚。基本上,这属于白捡便宜。
二
在我们眼中西方的文艺作品总是有些拗口难懂,因此也显得深奥莫测。《洛丽塔》和《麦田守望者》被小青年提及的高频率和真正阅读的可怜次数使它们看上去跟《尤利西斯》没什么区别,然而实际上前者不过是王朔贫嘴的超浓缩版而如后者般的愤情同人早已臭遍了中国大街。
很多人因为不懂而崇拜,另一些人则因为懒惰而崇拜——既然懒得去探索更好并且更晦涩的,那么还不如直接把眼下这个好看的当作最深刻的。像所谓“托尔斯泰哲学”或者“异域镇魂曲哲学”,要是玩几天游戏真能学门哲学的话,教育改革倒可真是前途光明了。
我想在美国,即使徐克李安拿着建三峡的钱拍出的金庸能捞着再多的奥斯卡,也决不会在“精美漂亮”的评价之外得到半句“深刻伟大”,更不会有人一窝蜂的抢购金庸原著磕磕绊绊的研读。有人说这证明了美国人没文化,谁知道呢。
三
我的一个同学是这样给别人讲《指环王》的:说一边有一个法师,一个是黑法,一个是光明法,光明的那个特厉害,一开始死了,后来又在树林里复活了;树人是所有人里最牛逼的;最后一幕还有一个亡灵巫师骑条黑龙,就是下一集的关头;电影最不合理的地方是光明巫师还能挥剑,嗐算了,能拍成这样也就不错了,凑合吧。
……如果我们能想开一点的话,也许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可爱之处,起码总比那些白捡便宜的人要朴实一些吧。只要别被真正的FANS听到就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