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道德底线

*“铜须”事件评论

作者:仆竹

  在讨论道德的时候,必须要明确我们讨论的道德是处在什么社会环境下的。不同的环境下道德评价会有不同的标准,即使是网络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中年人居多的论坛,对于色情网站的意见一定是反对大于支持,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想到的往往是“假如我有个十三岁的女儿看到了怎么办”。如果换作是一个男性大学生为主的网络社区,那么反对色情网站的人会被当作令人厌恶的伪君子,而且讨论的焦点多半会很快转向哪部片子更好看。因此这篇文章在讨论网络道德之前有必要确认一下:我们讨论的是国内网络中25岁以下网民们的道德情况。这个年龄的网民大都集中在网络的娱乐项目上,包括了各种网络游戏、视听网站、娱乐网站、下载网站等等。
  个人道德的维系取决于两部分力量。一是内心自觉,二是外界约束。内心自觉这部分的道德力量是和当事人的教育情况以及幼年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信仰是内心道德力量的最大提供者。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或是狂热的革命者,他们身上流淌着的道德力量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然而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恰恰缺乏普遍的信仰。无甚争议的只有一个称不上信仰的价值观:成功——换句话说:有钱、有势力、大老板、出人头地、让人高看。很显然,这样的价值观无法产生什么道德约束,相反,它蕴含着的物欲很可能对道德产生破坏作用。
  当然普遍的道德底线还是有一些的,这和社会环境无关,只和人性以及传统有关。遗憾的是,现在能禁得起考验的恐怕只有人伦五常这一类最低的标准。只有虐猫一类的事件才能引起普遍的,毫无疑问的公愤。而其余的道德标准,或多或少都需要外界力量的约束。比如说赡养父母,虽然我们在网上很少看到相反的言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心甘情愿的履行。这一点从有关赡养问题的各种负面新闻上就可以得到印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则,在大部分人的自觉和少部分的外界压力下,成为网络世界仅有的几个道德底线。比如说爱国(例子举不胜举,最近的一次就是青年歌手不认识国旗被一致声讨)、比如说对于无私奉献者的尊敬(网友对丛飞等人的纪念)、比如说同情普通大众(典型的例子是仇富。一个更好玩的例子是,在网易上,一篇用中立口吻报道的“青年歌手不识国旗”的文章下面,网民对于那名歌手的抨击十分严厉,已经上升到国仇家恨的地步。而在同样事件的另一篇报道中,着重强调了那名歌手对孩子说“对不起女儿,爸爸丢人了”等生活细节,下面的网友评论立刻变得十分缓和,有不少谅解的话。)甚至于勤俭朴素、刻苦耐劳这些不少人自己难以严格履行的品格,在网络社会中也可以被普遍接受。
  然而所谓网络道德的“外界压力”,必须在舆论有效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意思就是说,上述的孝顺、爱国、对社会奉献、同情普通大众等等道德底线,意义仅在于它们不能在网络上公开的“说”,至于利用网络去“做”什么,道德舆论是一点都干涉不了。
  在实行实名制以前,网络社会和现实最大的一点不同就在于只要足够小心,在网络上是可以完全匿名的(除非你涉及的网站出卖你的登录信息,然而严格说这是犯法的)。在现实里我们做了一件丢人的事情被别人发现,哪怕周围都是陌生人,一般人也会感到羞愧。而网络上没有怒目而视的目光,没有窃窃私语的议论,当事人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更换马甲,瞬间摆脱舆论压力。因此道德约束中的“外界压力”对于网民来说,只能限制那些暴露了现实身份,或者特别珍惜自己网络ID的用户。对于那些匿名上网者,他们共有的道德底线仅止于同情被虐待的小猫上——而且这还不是所有人,要不你说那猫是他妈谁踩的啊?
  所以在网上,几乎任何有违道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当然网络本身的功能限制了人们就算再缺德也缺德不到哪去。撑死了就是说脏话、造谣言、颠倒黑白,然后上上色情网站、偷看别人信箱,盗几百个游戏账号、黑一两个网站之类的勾当。其他进一步的行为,要么开始涉嫌违法,要么就涉及到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的道德压力自然要比网络上大得多,网上多欢的人,在面对现实压力的时候多少也得有点打蔫。
  有了上面的思路,下面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分析一下“铜须”事件。我们假定事情的经过就是像大部分人传说的那样,然后根据网民的真实反应,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在网络道德问题上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首先“铜须”事件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网络行为。虽然事件由网络而起,但是最后涉及的都是现实中的事情。从当事人决定在现实中和网友见面的那一刻起,决定当事人行为的就不再是网络道德,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道德。他在事件中不再像网络里那样可以随随便便更换马甲。其次这件事本身也毫无特别之处,同样的事情从几千年前人类社会有了一夫一妻制以后直到今天,每天都会发生很多起。这件事情值得讨论的只有网友对于它的反应。其中有两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一是这本来是个很普通的事件,为什么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二是大多数网友在这场事件中站在了什么样的道德立场上。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注意的是,对铜须事件的讨论起源自《魔兽世界》的玩家,最终也止于网络游戏界。虽然一些好事的平面媒体进行了报道,但从各大门户网站的反应来看,比较其他的网络事件,铜须事件并没有引起整个社会普遍的反响。
  对于网游玩家从宏观上可以这么定义:他们不愁吃穿,有很多的业余时间,从总数上来看,文化素质恐怕也不会比整个网络的平均水平更高。热衷于网络游戏就间接说明了他们中不少人上网的目的就是打发无聊的时间。因而他们对于娱乐性的事件有天生的需要。
  正好最近的网络世界正处在一个娱乐的真空期中,芙蓉姐姐和各种卖丑余泼已经消声灭迹,馒头事件也渐渐降温。再加上经过几次无甚新意的更新以后,《魔兽世界》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几款被看好的网游大作尚未上市,玩家们都处在一个精神疲劳期上。这个时候,具备了偷情、捉奸、八卦、色情元素铜须事件,正好迎合了闲极无聊的网络看客们。这火爆背后反映出来的,只不过是闲极无聊罢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件事情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公愤。我觉得在这点上应该应用大众舆论的两个原则。
  第一是同情弱者原则。“弱者”本身就意味着他不会给当事人造成任何威胁,同情他只能在对比中增加当事人的自我满足感。由于对“弱者”的定义不同,因而这一规则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具体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一般的网民都会同情被城管打的小贩(他们较能经常上网的网民来说,显然属于弱者),同情被虐杀的小猫(小猫更是弱者无疑。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在“花费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救助小猫小狗”的提议上,就有不少人以“我们还有很多更需要帮助的穷人”为理由激烈反对。这是因为穷人和小猫对于网友来说都是弱者,因此在道德权衡中不相上下。)在当事人双方身份地位差不多,处事上不能明显分出对错的时候,网民舆论的倾向就主要看报道的措辞和一些比较敏感的细节了。
  铜须事件里,在最初引发事件的那个帖子中,当事人把自己描绘成痴心一片,兢兢业业维护家庭和睦的模范丈夫,在面对妻子出轨的时候无能为力,只能哀声哭求。是个典型的弱者形象。而“铜须”在他的帖子中则是十足的恬不知耻,不仅凭着一己私欲破坏别人家庭,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然容易引起对丈夫的同情和对“铜须”的公愤。
  大众反应的第二个规律是同情同类原则。在舆论立场上,人们会不自觉地站到和自己情形类似的人那一边。比如在馒头事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和网络恶稿之风早已流行,每个网民都可能和胡戈面对相同威胁分不开的。同样的原则也应用于“夫妻看黄盘被拘留”事件的大众反应上。
  铜须事件主要活跃在网络游戏玩家中,而网络游戏玩家以男性为主。要知道男性虽然很喜欢偷情,但是中国男性对于自己爱侣忠诚的要求,一般都会大大超过他们自己偷情的欲望。铜须事件的丈夫把自己描绘成“兢兢业业,痴情忠心”的无辜男子。虽然在客观上显然并不是每个男人都是一定“兢兢业业,痴情忠心”,但是恐怕每一个男人都会把自己想象成那副样子。特别是在自己受到外界伤害的时候(比如妻子偷情),把自己放在无辜者的位置,把错误都推在别人身上,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倾向。因此铜须事件很容易引起了众多男性的兔死狐悲。假如这个帖子一开始是由“铜须”写的,写那个“幽月儿”的婚姻生活是多么的苦闷(她显然会对“铜须”这么说),写他自己是对“幽月儿”多么痴心(他显然也会对“幽月儿”这么说)。那么后面网友的回复多半就是在祝福了。
  在缺乏业余生活,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地方,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就是“捉奸”。捉奸活动惊险、刺激,有侦查跟踪、埋伏抓捕的快感,又没有抓小偷强盗的风险。在事前事后可以光明正大的议论别人的情色是非、邻里八卦,在抓捕过程中还可以满足难以启齿的窥淫癖。最重要的是,正义之士在这件事情里从头到尾都可以保持一付义正词严的面容,通过指责别人的堕落来满足自己的道德虚荣心。在几十年前的农村,男女被捉奸的话要脱光了绑起来游街。当他们游荡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时候,你不要告诉我那些满口喊打的大妈大婶,叔叔伯伯们望着两个白花花的身体,脑子除了家族家规、三纲五常外就没再想点别的。否则我就替绑着的那俩人操你们大爷。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