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文学大赛名次猜测

作者:仆竹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般人都会瞧不起同行,学武的呢,瞧不起咱就想办法会会,几个回合过去看谁把谁揍趴下,躺地下的那个你心里再不服也没用。可是学文的不行:咱是文化人啊,咱得矜持,得斯文,得有涵养啊。于是俩学文的见面了,你一句我一句客客气气的说三道四,白乎完了互相作揖告别。等背过身去,俩人都得意洋洋的告诉旁观者自己在刚才的辩论中完胜了。这种自说自话的结果,就是文艺这东西永远都排不出个能让每人都满意的座次来。
  换句话说,文艺评论没有一个能让大众统一起来的标准。有的人根据作品的娱乐性去评价;有的人根据主题的不同和讨论的深浅评价;有的人根据文学形式的异同划分;有些文学青年按照自己看不懂的程度给作品排序;有的人完全凭感觉,撞上哪个是哪个;更多的人是将数种标准综合在一起。所以我觉得要想预测这届文学大赛的名次,就事论事的评论文章没有什么意义,关键还是要揣摩好评委们的评判标准。
  显然,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话说回来,我要是能有把握揣摩出来,那早就闷声参赛去拿第一了。这就和股评人一样,号称听自己绝对能挣的那个肯定挣不了。但是得不出绝对有把握的答案并不妨碍评论者们可以利用其他一些思路,旁敲侧击的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我这次预测文学大赛名次的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文字。通过观察前两届的一等奖作品我们可以知道,在文学大赛中获一等奖的作品起码需要精炼的语言,需要经得住推敲的文字。按照这个标准,那些文字罗嗦,对话乏味,充满各种低级错误的文章大可以排在获奖候选名单的外面。那些诸如“TM的”、“Kao”、“。。。。。”、毫不收敛的使用换行和省略号、乱用“竟然”乱用叹号、乱用各种网络词汇甚至卖弄网上流行的低级花样,等等毛病足以暴露一个作者的文学修养。
  题材。对于同人性质的游戏文学,我认为游戏题材的选择无关紧要。一方面是因为作品选择的游戏题材本来就和游戏文学的水平没什么关系,另一方面考虑到评委们的年龄,我猜想其中有不少人对游戏不会有什么深入了解,只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文字本身上。与同人文学相对应的是,在游戏文学中鲜见,在国内主流文坛中却占主力的现实题材应该更加讨人喜欢。但最起码的,现实题材的作品描写好歹也要符合现实,假如一个作品连报纸上简单的新闻报道都模仿得很差,那么我想它在评委心中的地位肯定也不会太高。
  品位。这是一个我不愿意提起,但又总是不得不面对的词。在我生活的环境里,每当提到“品位”这个词的时候,总免不了惹起一些人恼羞成怒。他们或者攻击发言者的品位,或者攻击“品位”这个词本身,以捍卫自己在品位上的自信。对于品位的问题我简单说两句自己的见解:品位这个东西只有中产阶级,或者崇拜且梦想成为中产阶级的人才会关心,并把它和自己生活的一切乃至人格尊严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你属于以上这两种人,不管口头和内心承认不承认,你就永远逃脱不了对自己品位问题的关心,并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一厢情愿的相信自己拥有的品位在同阶级中是最高的。中产阶级崇拜的贵族阶层,以及他们最瞧不起的贫民都不会关心品位。前者对于品位不屑一顾的气质被中产阶级疯狂的模仿(比如那些一接触到“品位”这个词就变得十分愤怒,认为讨论它就等于降低自己品位的人),而后者对于品位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神情,则会让中产阶级感到深受伤害,并且把由此产生的仇恨最终转化为对“下等人”的轻蔑和嘲笑。
这和文学评论是一个道理:众多难以统一的评价标准造成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局面,使得对于问题的任何讨论都变得毫无意义并且很可能演变成根本无法互相说服的争吵。但是保罗·福塞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纯粹的客观事物评价他人品位的思路。这种方法并不会把不同的品位选择分出高低上下,但是可以同过某些共性把它们分成A、B、C等不同的种类,并且保证每一类人在某些方面都能表现出较为统一的特性。
  通过对历年文学大赛的获奖情况,以及根据评委的年龄和身份,我们大志可以猜测出评委们的品位使他们不会认同以下几类作品:
  旁征博引。大家小时候都是文学青年,谁都知道找本科普读物,从底下注解里找个名人名言往文章里一放是多么的轻松。更何况作者们引用的那些可怜的作品根本无法超过评委们的阅读范围,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是真懂还是假装。而被揭穿的那些人很可能给评委留下投机取巧的坏印象。
  哀怨忧伤。同旁征博引一样,哀怨忧伤也是文学青年的看家本领。大家都从那个无病呻吟的年纪走过来,当发现一个作品的所有花样技巧都是自己曾经熟悉的,并且已经被自己抛弃过的,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让人家把最高的奖项搬给它?类似哀怨忧伤的,还有稚嫩纯情,它在文学青年的生涯中属于比哀怨忧伤更为初级的阶段,其下场就更不言而喻了。
怀旧。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江湖夜雨的经典风格。首先我想说,在文学大赛中模仿夜雨并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其次,对于一个只能怀念小学或者初中生活的小孩子来说,怀旧这件事很可怕。
  另外还有一些明显不会符合评委口味的东西是:冷笑话,拿着无趣当笑话说;想当然,脱离现实的想当然,在人物描写上的胡编乱造;意淫,无论是把主角毫无逻辑的想像得很牛还是很惨,很纯情很受伤还是很爱思考人生命运之类的“大问题”。诸如此类。
  还有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是,我猜想获奖的作品一定是在CBI上还没有刊登过的,只有在名次宣布以后,才会三二一的挨个登场,把气氛烘托到最好。不过我CBI买的不全,也不知道都登了哪些,这也就是个胡乱的猜测。
  除了以上我认为有毛病的文章以外,剩下有机会的不过三四篇,我想获奖作品就应该出自它们之中。我不想把文中所指的作品名字一一列出来,那样太过残酷。实际上我觉得我在文章中的暗示已经足够明显,看过原著的人可以很轻松的对号入座。再说万一大赛的结果证明了我有什么胡说八道的地方,不点名好歹能让我显得不那么尴尬一点。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