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仆竹
“独立思考”是一个很流行的词,到处都在讲。可要是去问每一个人,似乎没人会觉得自己不是在独立思考的。学生承认自己经济不独立,年轻人承认自己社会地位不独立,但是很少有人觉得自己思想不独立。那么“独立思考”这个词又是喊给谁听的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独立思考”指的就是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不直接接受别人给出的结果,而是自己思考的求证。然而要所有的事都要做到知根知底,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数学,基础是一大堆“公理”。你要是举手问老师说“公理”为什么就是对的,不少老师都会简单的回答你:“公理就是大部分人接受的道理。”——其实这是胡说八道,科学是最不应该引入民主的东西,否则的话在布鲁诺那时候大家一投票,太阳都是围着地球转的,天文学就不用发展了。再追问下去,你就要弄明白什么是数学公理,数学公里只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建立的大前提。数学公里完全可以是其他的样子。所以这世界上除了欧式几何还有非欧几何,1+1可以不等于2,平行线也可以相交。被迫面对这些让人头痛的问题,这就是质疑结论带来的代价和收获。
也就是说,要想追求真理,坚持独立思考,就要不怕累。
这还不够。
怀疑自己不认同的观点,这是很简单的事。在你厌烦学习的时候,老师告诉你现在的刻苦学习会让你发财,你很容易就会生出质疑,举出很多没好好学习也发财的例子。当你在网吧门口犹豫该进去还是该回家念书的时候,同学拍拍你肩膀,告诉你念个屁,念这一晚上能提高多少成绩还不如进去玩。就算你心里还有点嘀咕,冲动之下也能觉得此言有理,一脚就迈进网吧了。
不许玩游戏的命令阻止了我们纵欲,欲望就驱使我们产生怀疑。然而那些顺应我们欲望,自己都巴不得接受的观念,才更有被怀疑的需要。
为了能让结论更突出一点,我们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去质疑,人为什么要去孝顺父母?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以至于在一些人听来,问出这个问题就已经大逆不道了。他们会立刻怒火冲天的向你这个咆哮:不孝顺父母,你不就是禽兽了吗?
我们并不是说孝顺父母是错的,而是说,正是这种拒绝怀疑,把很多事情都看成理所当然的态度,才铸就了那些自鸣得意,不愿意改进自我的人。
大部分人都应该和我一样,在孝顺父母中(无论是否真的尽责,人们多半会自以为尽责)享受到精神愉悦,还因此觉得自己尽到了社会责任,感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还能对别人不孝顺的行为产生优越感。我们都是这个观念的既得利益者,更有理由维护这个观念的正确性,没人吃饱了撑的去怀疑。大部分人看来孝顺父母就是天经地义。但其实“天经地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理由。如果要一个社会学者来分析的话,他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孝顺父母,是社会道德习俗教给我们的,如果不孝顺,就要受到社会道德的压力(不一定只表现在外部压力,也可以表现为当事人被自己的良心谴责)。还可以这样解释,孝顺父母,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向我们倾注了爱,在父母老了以后,他们把大部分的精神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应该孝顺父母。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解释。
看,我们并没有得出什么耸人听闻的结论,但是显然孝顺父母并不是想当然的就是“天经地义”的。从刚才第一个理由讲,一个没有相应道德准则的社会,就不会让成员孝顺父母。比如绝大部分的动物都没有这个观念,上一代在繁殖后代以后就完成了延续基因的任务,甚至有的还会被子女吃掉。进化论并不要求在非社会性的种群中,失去了繁殖能力的生物还有多强的生命力。所以动物或者一个没受过后天教育的人类,是不懂得孝顺的。而像《楢山节考》中还有因为生活条件的限制,必须杀死没有劳动力的老人的村庄。从刚才第二个理由讲,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尽到照顾孩子的责任,甚至虐待、遗弃孩子,那孩子长大了还应不应该孝顺父母?这就不是天经地义,这就有争议了,对吧。在实际例子中,拒绝尽孝的复仇心理和社会重视孝道的道德习俗相抵触,往往是胜者决定了孩子的行为。
从一个似乎不能被质疑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质疑得到了开始没有想到的结论。这就是坚持质疑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汽车、空调、电脑游戏,在办公室打字就能吃上肯德基的生活,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学允许,而且鼓励被证伪。在科学自身的体系下,正确和错误的标准非常明确。只要你能掌握足够的论据,那么你可以挑战任何一个已有的科学理论,无论这个理论有多么的权威。在世俗的力量下,这种权威性往往会给挑战带来阻力,延缓挑战的成功。但是正确的观念终究会战胜错误的,这是科学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原因。在科学历史上,后辈挑战权威的例子数不胜数。
类似孝顺父母,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问题,你一旦表示质疑,就会被人怒吼“你还有没有人性了?”“你是个变态!”“你还是不是××(某个国家)人了?”诸如此类。提出一个疑问句而不是肯定句就能够被判断成变态或者非人类,这是一个明显的非理智行为,是一个很明确的拒绝被证伪的态度。要有勇气对抗这种世俗顽固,才能让真理不被一时的道德激情蒙蔽。
也就是说,要想追求真理,坚持独立思考,就要不怕当变态。
但是这还不够。
逻辑上有一个常见的错误,叫作循环论证。在循环论证中,任何谬论都可以成立。比如我们如果质问为什么在学校里要学那么多无用的应试技巧,老师的回答是:“因为你要考试。”然后你再进一步问我们为什么要考试,老师则回答:“为了用的上你的应试技巧。”这时候你就崩溃了,对不对,无论怎么样都不能击溃这个诡辩。
那么这句话“我的观点是对的”毫无疑问的会陷入循环论证的泥潭。因为“我的观点是对的”,而“我的观点是对的”这句话是我的观点,所以——“我的观点是对的”这句话是对的。换句话说,相信自己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后果,就是让和你交流的人变崩溃,也不可能让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予以改进。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见的自以为是。
但有趣的是,严格来说,是没人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的。因为一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然就会立刻改正。如果把自我认同当作坐标系的纵轴,时间当作横轴,自我怀疑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抖动,但每一个波峰后面都会立刻回归到原始位置的曲线。这还有一层意思是,人们总能处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状态里,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自我否认是必要的,那么就需要永远不停的进行这项活动,没有休息的机会。
照着这样的观点,你要不停的问:“我现在的想法是对的吗?”“那么对错的标准是什么?”“我怎么检验对错?”这个问题可深可浅,浅一点的答案可以停在人活着是为了趋乐避苦、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上。深一点的直奔哲学问题,你就可以发现哲学并不是那些笨蛋们误以为的雅士清谈,而是追求真理者自然而然的探索。即便只是浅浅的思考,你也能从一个日常问题转向了“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大问题。有人觉得没事问这种问题的都是神经病,不过咱们之前已经作了变态了,再当个神经病也无所谓了吧。
学会了自我怀疑,就掌握了进步的原动力,前进的轮子开始转动,剩下看的就是能力问题了。但如果陷在自我肯定里无法自拔,那么只能不停的循环论证,一步也踏不出。这有点像玩某些即时战略游戏。只要有一辆基地车,我们就可以建电厂、建矿场、建兵工厂,生产更多的基地车,无限的扩大战斗力。但如果这关没有基地和基地车,没有开始生产这头一步,那么有再多的资源,也不可能扩大哪怕一点点的基地范围。自我怀疑就好像这个基地车一样,一旦有了它就可以自我繁殖,自己生产,后面的进步都是早晚的事。对于那些不想在自我陶醉中稀里糊涂的人来说,踏出第一步,找到自己的基地车,这是最重要的。
也就是说,要想追求真理,坚持独立思考,还要做一个不断怀疑自己的神经病。
“独立思考”,听上去是那么的吸引人,好像和“自由”、“权利”这种词一样,代表着随心所欲。然而一个随心所欲的人,他却不是真正的独立,他随的是欲。就像大部分在社会地位上独立了的人一样,一辈子的追求只是不断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满足各种私欲或者良心欲。随心所欲并不是错的,放弃非理性,追随真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但如果对真理好奇,想要拨开种种偏见询问事物的本质,就要像前面说的那样:有勇气挑战习以为常的观念,不断反省质问自己坚信的观点,并有足够的力量去思考验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句话好记好理解,可是求知的法宝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